close

原本以為不會喜歡電影「大亨小傳」的。

 

 

電影一開始的畫面像是20年代的黑白電影,配合著如從留聲機傳來夾有雜音的爵士音樂,漸漸的,螢幕轉為金碧輝煌,鏡頭不斷的向前推進,配樂也變成了現代的黑人饒舌音樂。這一切預告著在未來的二個半小時,將會是一場視覺、聽覺的華麗饗宴。

導演巴茲魯曼為電影營造了強烈、誇張、眩目的視覺氛圍,不論是蓋茲比或著布肯曼豪華的大宅、驚世駭俗的尋歡派對、耀眼燦爛的煙火表演,讓觀眾似乎身處在如馬戲團或者大型歌舞秀的感官情緒中。不過效果帶來的刺激是短暫的,如果沒有觸動人心的企圖,終究只是另一種特效取勝的電影。電影從蓋茲比與黛西相見後,有了些許轉變。鏡頭不再是快速的擺動,時間似乎也緩慢下來,觀眾開始認識較深層的的蓋茲比:他的無法壓抑的熱情、執著的愛意、無可比擬的希望,尤其當蓋茲比一邊用手指著流星,一邊訴說墜入愛河如何界定他的人生的那一景,打動了觀眾因為聲光音效而略微麻痺的心。

狄卡皮歐的蓋茲比是令人同情的,另一方面,墨里根的黛西則較不出色。多了幾分楚楚可憐,可是少了上等社會的世故與憤世嫉俗。電影中黛西的選擇離開,似乎是出自於無力抵抗,或者對於愛情的搖擺,而在原著中,蓋茲比的最終失落是上流社會的勢利與冷酷。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s,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

於是我們繼續往前掙扎,像逆流中的扁舟,被浪頭不斷地推向過去。

 

這是電影,同樣也是小說的最後一句,似乎總結了蓋茲比的一生:懷抱著夢想追逐未來,卻終究只是想回到過去,改變過去。

無法確定導演的詮釋是好或壞,不過看著一個個字母如雪花般紛飛掉落,終究受到感動的是來自費滋傑羅的文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F 的頭像
    BF

    餘時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