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四才剛從北京結束RRI大會,第二天即參加由IRPMA舉辦的午餐演講會"How to Understand, Access and Build up Partnership with Patient Advocacy Group",主講者為Dr. Durhane Wong-Rieger;星期六則是參加由希望基金會舉辦的「病友倡議與參與」的工作坊,主講者除了Dr. Durhane Wong-Rieger外,還包括林喬祥醫師。Dr. Durhane Wong-Rieger多年來曾擔任過許多國際機構和加拿大政府部門的專家顧問,擅長醫療政策、藥政制訂、病友組織相關領域的研究,這次也希望藉由她與病友團體與政府交涉溝通的經驗,讓台灣的病友團體代表了解藥物科技評估的過程,以及如何收集病人意見。
之前的文章曾寫到,目前法條雖已通過在共同擬定會議中得邀請病友列席,但是礙於病友「公民素養」未逕成熟,只能代為轉達意見。健保署也在官網設立「病人意見分享」,開放給一般民眾表達意見。不論是病友個人上網,或者由病友團體彙整都只有非常短的時間準備,因此有效的收集到讓審議委員得以接納認同的病人意見變得非常重要。自從四月以降,若干團體,例如IRPMA舉辦各項課程,主要也是在認識新藥物、藥材的審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