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ABC論壇,吸收的不少資訊,更是個難得的經驗,因為做了好多從未有的新嘗試。今兒個就來說個一、二樁糗事吧!
話說開會前幾個月,秘書長葳姊就預告要參加,要我和辦公室的一些同事記得到時把事情排開,我當然也乖乖的記在日曆上。會前一個月左右,葳姊做好了中文版的簡報,我也切實的翻成了英文(當然心中滿是疑惑:這樣翻,對嗎?不會鬧笑話吧!)。到了會前兩個星期左右,葳姊因為國內外活動繁多,奔波勞累下,病了!張口說話沒幾句,就像失修老爺車排氣管: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ABC論壇,你代我上去報告。」
啥?我?
「南非客人來的時候,你也做協會簡介」
行嗎?十幾年沒講英文啦!
「我這樣子怎麼可能上台?咳成這樣。簡報就用你上次翻譯的。」
任務接下來,怎麼完成可又是個問題。
雖然能理解簡報內容,可是畢竟很多都是沒參與到的,沒有辦法談到細節,如何能讓台下觀眾聽懂,是第一個難題。我的資歷經驗和葳姊沒得比,個性風格更是迴異,如何利用她的簡報,轉換成自己的邏輯與說話方式,可讓我傷透腦筋。心一橫,牙一咬,先把講稿完成,接著再用練習台詞的方法,盡可能做到咬字清晰。
協會簡報還好,因為是在辦公室裡舉行,自己的地盤,可以幫忙的人很多。後來知道參加ABC論壇的也只有27人,其中一半是來自我們協會,心放了一大半,不怕到時有噓聲倒喝采。
論壇第一天,該上場的時候,捏著皺巴巴的稿子上去。站在講台後面,一手拿著麥克風,一手拿著遙控器,故做鎮靜的開始第一張幻燈片。才十分鐘的簡報,感覺像是過了一個小時。結束後,禮貌性的掌聲響起,恨不得立刻轉身坐下。回想當時景象,身體緊緊靠著講台,一動也不敢亂動,直像之前學游泳時,死命抓著浮板,就算是飄飄盪盪,只要到了對岸就好。
論壇結束後第二天,美國的Carolyn Taylor小姐要到協會贈送假髮,我就建議葳姊是否可請她就再做一次她的簡報給協會的同事們,因為她的照片作品實在太令人感動。Carolyn欣然同意後,葳姊指示也找志工參加,一下子多了十多位觀眾。可是簡報是英文的,聽不懂怎麼辦?結果口譯的工作又落在我頭上。
原本以為已經聽過一遍,不會有太大問題,可是才開口翻了一句,我就開始口乾舌燥、心跳加速、面紅耳赤,後悔的想死。「化療腦」發揮極致,數字人名記不得,艱澀疾病名沒聽過。一個複合句翻了前半,就忘了後半。發窘難堪的情形,就不再贅述,總之整個過程就是搖搖晃晃的渡過危橋。小心翼翼的過了幾步,才鬆懈下,一腳採到腐板,碎片啪啦落入無底深淵,即時抓住吊索,掙扎搖擺。時而踩空,有驚無險,時而安然平順,額手稱慶。眼看終點就在不遠處,暗自加油打氣,最後數步之遙,耐不著性子,乾脆一躍而過。一身汗的到達對岸,朋友鼓勵我全身而退。
回頭望向仍在顫抖的橋,心想得拿些木板、釘子修補一番,不然下次再遇到類似情形,可不能讓人看笑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