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胡說八道/藝術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未命名  

裸體像應該是每個藝術家必嘗試的題材。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1030852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1020674  作品:鬼打牆

一進展場,當然第一件事就是拿介紹手冊。咦!居然還蠻有份量的。以前到北美館,最令人沮喪的一點就是藝術家和藝術品的介紹不足。常常拿到手裡的是薄薄一張紙,毎個藝術家的說明都是寥寥數語,幾乎等於無。無法了解藝術家的生平,或創作的概念與過程,對藝術品本身的認識也就會相對膚淺。這次介紹手冊,出乎意外的,編排的非常詳盡,有回顧展感言、藝術家簡歷、導言、平面圖…,即便沒有參加導覽,也能夠獲得相當程度的解說。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9月,大半年都過去,不知在忙些什麼、累什麼,昨天才再次來到北美館。如預期的只有幾位參觀者,都聽的到自己的腳步聲。上了二樓,準備進入女性藝術家的創作迷宮中。

18位女藝術家,在人生的旅途可能互有交集,有些也曾經為了相同的理由中斷創作之後,再次回到藝術。她們精采的創作人生豈能以幾幅作品即能窺探一二?在展示間中,或漫步、或駐足。在作品前觀看反思,或許有著小小的對話,在這寂靜中。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沒有打算看雙年展的,因為直覺我會看不懂。不過,一進門就讓北美館的佈置吸引。不見了原本寬敞的大廳,反而看到一大片白色布幕,並且有許多大燈投射在幕上。參觀者只能從幕後的一條小步道走進館內。等轉到幕前,隨即明瞭是怎麼回事。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去那個地方你就是感覺確實很陌生。

但是就這種生存環境,這種心理空間、生存空間和這種行為空間你又覺得很熟悉,又感覺非常封閉,非常封建吧,但又特別莊嚴。你仔細看每一個局部,包括窗子、柱子、墻都特別溫馨。就是很柔情的那種,同時你會感覺到就是特別冷峻和甚至殘酷,它那結構,那種樑柱、斗栱、過樑,你感覺智慧、聰明。」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989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去看黃昌銘的「一方心田」畫展。

我對這個畫家不熟,事實上,應該說在北美館的展覽前,我從來沒有聽過這位畫家的名字,或者任何他的作品。這是不是顯得我太過無知?不過,萬事總有個起頭,就算要認識新朋友,總得從握手開始,那麼,或許這一次的看展,就是我和這位畫家的第一眼接觸。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到了胡說八道藝術時間。

這是尤利安.羅斯費爾德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製造-世界」展。尤利安.羅斯費爾德是德國新媒體藝術家,曾在慕尼黑和巴塞隆納研習建築,1999年起在柏林居住與工作。主要創作是敘事型錄像裝置作品,這次的展覽是第一次在亞洲的展出。「收容所群像」我所看到的第一件影像裝置作品,其中包含九組影片,並且在同一時間播放。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先說明我不懂藝術,對於藝術理論只知皮毛,所以以下發言,純屬個人意見。

「台灣當代 玩古喻今」,這個展覽比我想像的有意思多。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無聲的樂章」是董陽孜老師再一次跳脫文字的意義與結構,而回歸書法藝術的本質。從「不見字形」,解體文字,留下寫字的片斷過程,而從點劃、使轉的基本結構,進行形象組合。在或點、或頓、或如行雲的輕,或於頑石的重,在筆墨中聽到音符的流動,音樂的自主。

展場中有一百幅作品,因場地的緣故,有的高懸於半空中,有的前後並排於地上。如此的排列或許呼應結構瓦解的主題,但是想像將百幅作品全置於一座高牆,對於視覺將是難以想像的震撼,況且,若是一幅即是一首樂曲,那麼一次綜覽,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樂章呢?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