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9月,大半年都過去,不知在忙些什麼、累什麼,昨天才再次來到北美館。如預期的只有幾位參觀者,都聽的到自己的腳步聲。上了二樓,準備進入女性藝術家的創作迷宮中。

18位女藝術家,在人生的旅途可能互有交集,有些也曾經為了相同的理由中斷創作之後,再次回到藝術。她們精采的創作人生豈能以幾幅作品即能窺探一二?在展示間中,或漫步、或駐足。在作品前觀看反思,或許有著小小的對話,在這寂靜中。

 

I00811  陳進:「悠閒」

 

如這幅「悠閒」,由陳進所繪,有著東洋畫的味道。畫中女性的姿態不算撩人,但也不正襟危坐,不過白皙柔嫩的雙腳藏在簾內,還是遵守著禁忌。在看書,眼卻不在文字間,是神遊他處,或是等待他人?

 

small_20120919104504489  鄭瓊娟:「愁」

 

看這幅「愁」,由鄭瓊娟所繪,可以看到西畫的影響。題目讓人傷感,但是女子卻穿著大紅外套,如此反差值得細思。

 

images  鄭瓊娟:「自畫像」

 

再看這幅自畫像,同樣是鄭瓊娟的作品,1950年代的寫實具象風格。但是到了1980年代,陳幸婉的自畫像,卻是如此的黑白分明。女性的面貌似乎不再是重點,而是隱身於色彩線條中。

 

下載 (1)  陳幸婉:「自畫像」

 

李錦綢的「我只是想再訴說」,用的是多媒材、紙,營造出如大理石般的質感。是想要說的話如此沈重、多稜角,或是指內在理性與情感的衝突?

 

I00511  李錦綢的「我只是想再訴說」

 

黃潤色的油畫亦是表達自我,在大膽用色與線條流轉中,女性的刻板形象已不躍於紙上,而是女性的內在觀點。

 

O01251  黃潤色:作品87-M

 

隨著時間的推動,女性觀點轉向更社會化的角度。這幅「如果它是玫瑰,它總是會開玫瑰花的」,畫的上方真的出現了眼睛,與觀者互相期許努力。

 

下載 (2)  薄茵萍:「如果它是玫瑰,它總是會開玫瑰花的」

 

另外「希聲之四」採影片停格方式,由左邊眾人如參加社會運動時的吶喊,鏡頭逐漸拉近,到定焦到一點上,失去了全觀的力量。或許這是一種批評,也是一種提醒。

 

M00481  薄茵萍:「希聲之四」

 

這次的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展出1930到1980年代期間的作品。現今、未來的女性藝術者又會呈現何種作品呢?或許是更擴大社會與自我的關係,不斷為女性創造新的定義?

走回陽光下,腦子裡還留著許多畫作的印象:黃潤色的作品64-B、林燕的版畫、李錦繡的「任遨遊」、卓有瑞的蕉作組畫……

昨天是個好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