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先說明我不懂藝術,對於藝術理論只知皮毛,所以以下發言,純屬個人意見。

「台灣當代 玩古喻今」,這個展覽比我想像的有意思多。

其實這個展覽有兩個對立的關係,或許對立不是一個好詞,那麼就用相對吧!這兩個相對關係是台灣相對於中國,古代相對於當代,其中必定有政治意味,或許不在於展覽,而在於作品本身,但是我寧願以一個興味的角度去把玩。

中國的藝術講究的是意境,是陶冶性情,是內外兼修,可是在當代藝術,重點在於解構,在批判,在以個人的角度衡量世界的關係。前者是一種講求視覺的美感,後者則是一種智力性的顛覆;前者推到極致會有點粉飾太平的味道,而後者玩過頭時,則變成完全的破壞。

這次展覽的作品,解構的成份當然跑不掉,不過不是拿著電鑽做視覺上的破舊,而是以一種較為溫和,甚至趣味的方式重新詮釋或者顛覆傳統備受尊崇的藝術作品。展覽分為山水、道釋、人物、神怪小說、筆勢、花鳥畜獸與留影等七類,每一個類別都有讓人感到興趣,以及省思的作品。

來聊聊幾件我覺得有意思的作品吧!

乍看楊世芝的「墨山水」,可能會覺得只是大筆揮灑下的成果,不過經過解說,才知道是揮灑過後,重新組拼的另一種山水。也因為是多張畫作拼貼而成,所以在畫面上有不同的厚度,背景的紙張顏色有深淺,憑添了一些立體感。

姚瑞中的「超人累了」、「天長地久」、「後花園」以及「如夢令」系列作品。姚瑞中涉獵多廣,攝影、裝飾藝術與繪畫都有極佳的作品,而主題多是探討人類所存在的荒謬處境。這次的展出都是近兩年來的創作,一方面是顛覆傳統畫作,一方面是對婚後愜意生活的寫照。


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這一幅來看,是臨沈周的「廬山高圖」,但是所採用的是印度手工紙與純金金箔,以針筆完成。雖然依舊保有山勢陡峭,但是夾雜其中的樹木卻是用綠色亮片貼成,而且背景用金箔貼滿,給人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完全顛覆中國山水所講究的意境。此外在畫的下方有兩個小人,顯然是畫家自己與妻子,點出將畫作轉換成個人生活態度改變與反映。

「如夢令」系列則是臨唐寅的「摹韓熙載夜宴圖」,再度結合金箔和歐普藝術手法,描繪的卻是個人家居生活面貌,和朋友觀看結婚錄影帶、慶生等,少了批判性,但是玩的很有趣。


如夢令


梅丁衍的「旋藏法」是臨「玄奘取經」,也是一副耐人尋味的作品。與玄奘依稀相疊的是一幅世界地圖,事實上,整個畫面的表現就如同是一張地圖。在左上角有一個類似比例尺的圖像,畫的四邊都有看起來像是尺的刻度,可是仔細去看,卻是寫滿了文字。玄奘踩的是一個羅盤,並且整張圖上有交織的紅色線條,從不同的方向、角度放射,有點類似經緯度,又有點像是航線圖。另外還有不同的紅色手印,有左手、右手,有朝上,有往下的,旁邊都寫有小字,可惜我對佛經沒有研究,讀不出是出自哪裡,也有些文字似乎與星象有關。這是一幅充滿符號的作品,或許是利用玄奘取經來傳達人類對神祕與信仰的追求。


旋藏法


其他的作品如陳浚豪的臨北宋李唐「萬壑松風圖」令人印象深刻,華建強的「尋仙客」頗多趣味,吳天章的「春宵夢」其實講的真是春夢一場,而林鉅的作品則讓人對生死有另一種領悟。

最後要介紹的也是梅丁衍的作品「晚安!郎世寧」,是臨郎世寧的「聚瑞圖」。畫中花朵鮮紅艷麗,彷彿顏色幾乎要從瓶中湧出。據導覽解說,郎世寧原本就會畫畫,可是自從到了中國後,迫於無奈,只得重新學習中國繪畫方式,從此再也沒有一幅西式作品。這幅「晚安!郎世寧」有點向他致敬,也有點「還你顏色」的意味。有趣吧!

還你顏色。

這次的展覽,不論是臨摹古畫,或者從影像,從裝置,藝術家們都藉此還了自己顏色。

展覽到六月十日,各位有機會去參觀,看看自己發掘了什麼以前從來沒想到的事情、情景、意像。其實有時候看當代藝術有點像是當偵探,藝術家留了好多線索,等著我們去拼湊自己的結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F 的頭像
    BF

    餘時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