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了電影「我的意外爸爸」。

「這才像是我們家的孩子!」長大時多少會從父母口中聽到,雖然懵懵懂懂也只能點頭表示贊同,等有了自己的孩子,偶而自己也會蹦出這句話。相像是否,是因為觀察而得到的結論,還是必須達到的標準?像是一道門坎,能過的了,那就是屬於一國的?

野野宮和齋木兩家,因為醫院護士的不滿,惡意將兩家嬰孩交換,直到孩子上小學之際才得揭發。那麼該不該交換回來呢?什麼時候交換才適合呢?捨得放棄養了六年的孩子?自己的親生孩子交給陌生人養嗎?

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飾)是在東京大公司任職的菁英,齋木則是在鄉下默默無名的水電工。良多是一位典型的父親角色,相對於母親完全的付出,孩子必須證明自己是可被讚賞的,可被接納的,才能夠接受父親的愛。良多的孩子慶多雖然不懂得心理學家好不容易整理出來的理論,可是直覺的知道如果每天練習鋼琴,可以討得父親歡心,即使自己興趣缺缺。結果在鋼琴發表會上,良多發現慶多的程度與其他同學相差甚遠時,那種終究不是自己親生,所以才會這麼差勁的想法再次得到證明,很快的兩家的就將孩子互換回來。

良多在親生兒子琉晴回家的第一天,就給了他一張清單:不可以咬吸管、每天練習鋼琴、每天練習英文、每天只能玩電動30分鐘、每天晚上要自己一個人洗澡…..。良多再一次企圖塑造琉晴,以達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孩子模型。可是面對琉晴一連串的單純且直接的「為什麼」,良多卻一個也答不出來。

與親生孩子琉晴相處時的挫折,回想自己與父親、母親、繼母之間的相處,良多開始審視自己的過去,掙扎於釐清「血緣」與「非血緣」的親子關係。一直到良多看到藏在相機裡,慶多所拍攝的相片時,良多的眼淚才潰堤而下。相片中沒有端正的姿勢,沒有僵硬的笑容,而是從孩子的眼中看到的爸爸,那種只能偷偷躲在角落渴望,想要親近卻又不敢打擾,只能由照相來緩和那按捺不住的愛。

良多終於決定要把孩子再交換回來,真心誠意的和慶多道歉。雖然一開始的換回親生孩子的決定,在理智與現實是可接受的、可理解的,可是依舊讓孩子感受遭到「遺棄」與「背叛」的創傷,雖然慶多終究還是原諒了良多。或許也只有孩子的愛,才能夠原諒這種難以平復的傷害。

良多在慶多在身邊時,「看不到」良多對自己的愛,唯有在看到相片時,才真正有所體會。我們常常對身邊的人視而不見,總是等太遲了,或者看到了某些「證據」才恍然大悟。可是,愛,需要證據嗎?

看似一無是處的齋木先生曾經相勸良多,要多和孩子相處:「時間就是一切,尤其是孩子的。」時間,何必只對孩子?對任何所愛的人都應是如此。可是我們經常忘了時間是進行式,而是以未來式看待:等這個計畫案結束、等退休之後、等我有空…。可是等到了未來,剩下的時間還有多少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