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未命名  

喬治克隆尼在「型男飛行日誌」裡有個精采的一幕。克隆尼面對一房間努力往上爬的男女菁英,發表了他的「背包理論」。想像將你的人生放入一個背包中,你會放些什麼?一些小雜物?或者衣服、鞋子、電視、車子、房子?然後想像你背著它走個幾步,想像在你肩上的壓力。這一幕點出一種自由、無羈絆的人生哲學,看似有些諷刺,有點自私,但是也讓人思考每人身上的包袱有多少。

在觀看依莎貝雨蓓主演「女人出走」時,也看到了相似的背包場景。不同於「型男飛行日誌」,依莎貝雨蓓所飾演的安是在發現同居多年的男人背叛後,選擇放棄現有生活中的一切。處理好房子、車子、衣物、雜物之後,安先只提個小型旅行包出門。去哪裡?連安自己也不確定。接著在一路的旅行中,看到安的衣著愈來愈輕便,隨手將旅行包丟到路邊垃圾箱,換了個紅色的後背包;背包大小甚至比喬治克隆尼的哪只更小。輕便的家當真能夠走的更遠,從德國、瑞士,一直到義大利,最後安連紅背包也丟了,毫不猶疑的剪了短髮,躍進藍色大海中,享受無限的自由。

安是個鋼琴家,情感內斂,散發一種冷漠,甚至殘忍的感覺。極為瘦削的身形,彷彿一把薄刀,企圖劃穿生活亂流。隨著電影發展,發現安的出走並非單純男人背叛,而與她的家人、成長背景有深切的關係。男人的背叛算是潰堤的最後一點壓力,為了自救,安只能選擇離開。出走,拉遠了她與過去、現在的生活圈,距離讓她能夠面對,甚至談論問題。

出走,或是逃避,是需要勇氣的,並非全然浪漫。幾次安在陌生國度、陌生房間、陌生床鋪上驚醒,在黑暗中茫然。安也對友人承認孤單、害怕,但是既已做出選擇,也就沒有回頭的可能。

除了一開始在緊閉門窗的車中大叫外,安並沒有太多的情感流露。在片尾因為母親的過世,而與分離多年的父親再見。當安一看到父親,她的第一反應是轉身逃走。可是當父親一邊大啖龍蝦,一邊解釋當年離開的原因時,安無言的流下一行淚。安終於承認,或許她的出走也如父親當年般的逃避,但是她也終於接受了她的過去,放下過去的包袱。

當安出售家中的三台鋼琴時,買家問她是否不再彈琴,安回答:「沒有鋼琴也可以彈。」安坐在幾乎空無一物的小屋,面對著碧海藍天,在紙上譜出她的樂曲。音樂在她的心中,沒有物質並不表示匱乏,唯有放下才可得到真正的自由。當安再度回到義大利,小屋不再是旅程中的一站,而是她所選擇的安心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