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14309661-752208500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與「因為愛情,在離開他之後」,電影的英文名是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Him與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Her。你可以說是他與她的版本,不過卻更像一張從中撕破的照片,必須合而為一,才能清楚男人與女人間的故事。在兩部電影中(或者該說兩個半部電影),導演各自以男人、女人為主角,探討愛情、親情、婚姻、家庭…。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複雜的故事。潔西卡雀絲坦詹姆斯麥艾維飾演一對夫妻,尤其在男人版的一開始,即可清楚感受到他們兩人的愛情。在電影中,觀眾不會懷疑他們對彼此的愛,但是當悲劇發生後,就像是羅盤受到破壞干擾,生活的指針再也分不清南北。也正如女主角的父親所說:「悲劇是個遙遠的國度,不知該如何與當地土著交談。」正因為無法溝通,悲劇也是一個孤獨的國度。愛,已無法勝任共同語言的職責,那麼在這國度中又該如何自處?比手畫腳的讓對方聽的懂,接受訊息,還是該給予空間時間,甚至往邊界方向前行,另尋其他樂土?

另一個對照於男女主角的愛情與婚姻,是他們各自父母親的婚姻與感情。婚姻、愛情,對某些人來說或許如信步玫瑰花園般的浪漫,卻看不見花園也有春夏秋冬。有人會選擇離開,有的堅持留下,各有理由與藉口。這中間沒有對錯好壞,每個關係的過程有失有得,結果有美好與遺憾,沒有人能輕易判斷是否值得。婚姻是什麼?說不清,理還亂。男主角沮喪自己事業、婚姻失敗,父親嘲諷自己垂暮之年又有什麼值得驕傲?女主角看著酒杯不離手的母親在夜深人靜時,擁著父親跳舞,或許想起的是先前母親坦言年輕時錯誤的抉擇。

兩部電影開始的敘述點並不相同,顯示兩人在心態上的隔閡,不過隨著故事鋪陳,也互相補充填滿兩人生活的空隙缺口。即使兩部電影是互補的,可是兩場男女主角共處的關鍵戲,卻出現對話、氛圍、反應的差異,表達出男人與女人間觀點迴異,也對於回憶有一種選擇性的執著。女主角也曾在女人版的電影中提到一件童年往事,她問父親在完全遺忘這段往事之前,她可能還會提起幾次。這段插曲,看似輕描淡寫,卻和結尾時與男主角的一段刻骨銘心的對話互相呼應。人,對於回憶有執著不放的點,矛盾的是,卻又不敵時間的風化侵蝕,不論當時的感受是如何強烈。

這不是一個複雜的故事,不過因為出色的演員讓電影增加了重量。建議先看男人版,再欣賞女人版,如此對劇情、人物的了解更完整些。如果只想擇一,那就看女人版的吧!畢竟片名說明了電影的開始是因為女人的出走,不是嗎?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F 的頭像
BF

餘時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