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代之眼—台灣百年身影」 ,由1871年四月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從廈門來台所拍攝的探險攝影拉開序幕,之後的清領時期、日據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等三個時代的影像,記錄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人民,所共同經歷的政治衝擊、社會變遷以及文化軌跡。

如何看完247件作品?

有一度,我站在猜想是中央,各專題區的匯合點,不論往左或向右,前進或轉身掉頭,都會走進一個時代的脈絡,喚起存放在記憶中影像。如果畫出參觀路線圖,那絕不是一條直線,而是纏繞糾結的。或許暫時失去了方向,我就像是夢境中行走的愛麗絲,似乎找不到回頭的路,可是實際上,我只是在自己所背負的歷史行囊中打轉。

在熱蘭遮城城門下的獨坐身影,是我們的祖先之一;與牛共舞的孩子和倉皇欲逃的公牛,早就隨著以乾涸的河水消失不再;美濃的民宅,只有在離開後,才會懷想它的鮮豔;肉身與靈魂,在新時代中企圖尋找兩者的平衡。一個個的影像,有太多早已忘記的回憶,太多說不出口的情緒。

在247張作品中,駐足最久的是幾張人物肖像。

其中數張是林草所拍攝的霧峰林家的婦女。平日想必足不出戶的小姐、細姨們,端坐在院內或門前,讓攝影師留下她們的身影。面對鏡頭,她們的表情是平靜的,沒有牽動嘴角的微笑,眼神裡沒有好奇或興奮,不禁讓人猜想,她們是反映了庭院深深的真實,還是太習慣隱藏自己的情緒。

反觀約翰湯姆生的平埔族婦女,黝黑的面孔,堅毅的下巴,誠實的直視。環抱孩子的手放鬆的下垂著,另一隻則簡單的放在身前。沒有緊張,沒有做作,那是出自於對攝影者的信任,還是對自身的自在?或者對生命的認份?

不同的時代,不同族群的婦女,留下了她們的影像。她們可曾想像多年後,會有人企圖從中窺伺她們的心情?



介紹單上這樣寫著:

「時代之眼」除了是照相機的「機械之眼」,同時也代表攝影者在不同的時間,對外在世界的眼光與觀點,甚至是個人內在的「心底之眼」,將自己的思緒情感與影像合而為一。因此影像客觀記錄也主觀呈現了臺灣不同時代及地域的種種面向、生活記憶與生命感受。


按下快門的音效通常用「喀嚓」來表示,這也通常拿來形容剪刀剪下物品的聲音。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就像從中在川川不息的時間中剪下,暫時阻斷了毫不留戀流動。或許是無法計算的渺小,但是卻是生活的記憶與生命的感受,是攝影者與被攝影者,影像與觀賞者的串聯,也是過去與現在的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