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時候家裡很少外食,也很少有去逛過夜市的機會,對於傳統的台灣小吃,例如肉圓、碗粿、蚵仔煎、蚵仔麵線什麼的,嚐過,不過小時候不懂,覺得新奇,但是說不上喜歡。可是,說也奇怪,長大出國唸書,一看到中國城的餐廳有賣台灣小吃的,雖然明知道不會好吃到哪裡去,可是總忍不住想點。吃了第一口就後悔,悔殘留在嘴裡的怪味,悔荷包的失血。

蚵仔,應該說牡蠣,小時候從未出現在家中的餐桌上,可能是因為不好處理,媽媽沒那個時間去花精力,當時也從不覺得那一個個灰灰、軟軟的東西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記得第一次吃蚵仔煎的時候,還會把有蚵仔的地方分開,反而覺得蛋和太白粉漿的地方好吃。當然那時候不知道那一層軟滑透明的東西只是水和著太白粉,其實是全盤中最不值錢的。

真正見識到牡蠣的厲害還是在國外的時候。老外喜歡吃生牡蠣,配上新鮮的山葵泥,是少數幾個生食的食材。第一次看到呈在殼上的牡蠣,說實在,有點心驚,可是覺得不試試,又好像很可惜。滑入嘴中後,還不敢亂嚼,只是順著喉嚨吞下。牡蠣本身沒有什麼味道,可是配上山葵的香和嗆,也算是另一番滋味。

最近一起練瑜伽的同學推薦我一間專賣蚵仔的店,位於龍山寺附近。因為這位同學非常注重養生,很講究食物的新鮮與天然,所以她的推薦引起我嘗鮮的好奇。又招了媽媽同行,準備試試推薦的蚵仔稀飯,和我久未品嚐的蚵仔煎。

這間店非常好找,大大的招牌寫著「布袋鮮蚵」。裡面除了蚵仔拌麵、蚵仔稀飯、蚵仔煎等,還有蝦仁羹、小菜等其他非蚵仔的餐點。每一桌都坐了人,看看都像是附近的住家,好像沒人像我們專程跑來吃的。

 

IMG_0210.JPG    

這是鮮蚵稀飯。才端上來就覺得好大的一碗。裡面除了為數不少的蚵仔外,湯頭非常清爽,簡單的油蔥、青蔥和芹菜的佐料。熱氣騰騰,滿足了我喜歡在喝湯類之前聞香的習慣。清淡的香氣,胃口打開了。

 

IMG_0212.JPG  

 

這是我想念以久的蚵仔煎,第一次看見切成正方形的。比外頭一般賣的大的多,裡面的蚵仔雖然比較小,可是量可是完全補足了。上頭的醬不是常見的紅紅的甜醬,說不出是怎麼調成的,雖然顏色深,但是一點也不鹹,對我和媽媽來說,算是正好。不過媽媽說蚵仔煎中最好吃的還是在寧夏夜市,這種的算是南部口味。

 

IMG_0211.JPG  

 

這是鮮蚵拌麵線。同樣的好大的一碗,除了蚵仔外,就是簡單的醬料,和一些韭菜、豆芽菜、芹菜丁和油蔥。

臨走前,看到牆壁上貼有介紹該店的報紙剪貼,裡面一張「乾拌鮮蚵」的照片看起來挺吸引人的,我勸媽媽帶一碗回去給大嫂和外甥女。打開外帶盒一看,裡面滿滿的都是蚵仔,才賣七十元,真的很划算。

 

IMG_0213.JPG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家是台北的分店,除了萬華,板橋也有一家,聽說東西賣的比較多,好像也有生蚵。本店非常有名,聽說「康熙來了」也介紹過,常常有人排隊還吃不到新鮮的生蚵。

不過我和媽媽享受完這一餐,笑說好像把一年份的蚵仔就這麼一次解決了。

這間店講求是蚵仔的新鮮,所以除了提味外,並沒有太複雜的作法或者醬料。雖然對有些人來講,可能會覺得味道太淡,可是我常吃過許多重口味的,大部分不是過鹹,就是裡頭有濃濃的大蒜味,讓人忍不住一吃完後,趕緊塞片口香糖。其實吃外頭的,最怕就是吃完之後,嘴裡都是吃了太多味精的乾澀感,皮肉像是經過過度曝曬,整個都縮皺起來,怎麼喝水都無法恢復原狀。

無論是什麼菜餚,總是有分主客。主角不管是多素雅,旁邊的小角色還是不能脫了點綴襯托的功用。這家店讓我覺得很「老實」,就是食材新鮮,其他的就安份的添些味道,上點顏色,不會喧賓奪主,搶了主角的鋒頭。

坐巴士回家了路上,一路搖晃,一面感覺到「乾拌鮮蚵」的熱氣,心裡慶幸著:還好沒失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