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阿茲特克人(Aztecs,一五一九年西班牙人入侵前居住在墨西哥中部的印地安人)相信,人天生就沒有臉,必須一點一滴爭取自己的面容。而要得到一張臉,唯有尊重真理一途。如果我們說謊,或者根本不清楚自己要說些什麼,就會有張沒有形貌的臉。而唯有具備一張真正的臉,我們才能走出特拉提帕克(Tlaliticpac)-- 那個夢幻的世界。」
摘自「仁慈的吸引力」
很久以前讀到這段文字,特別標記下來。
之前,從來就不覺得必須去爭取自己的面容,每天早上照鏡子,可挑剔的地方不少,不過也有點老天爺就給了我這張臉,我也莫可奈何的接受。可是若是人的面容是需要爭取,需要努力,才能夠得到面對世界的眼睛、鼻子、嘴巴時,我們在鏡中又會看到什麼?是誠實?是仁慈?還是勇氣?我們所理解的真理又是什麼?
我們的面容不是肉體的一部分,而是「我」的代表。
前幾天在臉書上的朋友討論Hello Kitty沒有嘴巴的原因,是因為要隨著觀看的人的情緒,高興的時候就高興,傷心的時候就傷心。在這裡,臉上的面容是隨在外在的環境而改變,是一個接收者,或者反應者。當然Hello Kitty只是一個玩偶,但是有多少時候,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堆起滿臉的笑容,只因為當時的情境需要你做出相對應的臉部表達?
我有一位朋友曾經對我說,她從來不看蘇珊莎蘭登的電影。蘇珊是一位知名的美國的女演員,可算是美貌與演技兼顧,她的作品包括百萬金臂、羅倫佐的油以及飛越死亡線等。我不解的問她為什麼,結果她一臉正經的回答:「我不喜歡她的眼睛,好像老是睜不開似的。」
因為面容的某一部分而否定一個人的價值或存在,不也是我們常做的事?
阿茲特克人需要真正的臉去面對夢幻的世界,而真正的臉是發自於內心的理念,而現在我們利用整形等手法來改變,甚至創造自己的面容。和阿茲特克人相反,我們根據外在的世界來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眼睛才能招桃花,什麼樣的下巴才會有福氣,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美的。
面容,再度成為反應者,接收者。
下次照鏡子時,或許應該仔細觀察自己爭取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