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多年前的韓國遊,重頭戲其實是放在晚餐,主角是人參雞。那個時候對韓國料理的認識,一般人也都停留在人參雞上頭。我對人參是沒多大興趣,畢竟還不到二十的年紀,哪有「補」的概念?不過導遊倒是慎重其事的介紹,咕嚕嚕響的大鍋子上桌,一陣中藥味撲鼻,我有點無趣的聽著大家「哇」的一聲讚嘆。

拜韓劇之賜,現在對韓國食物知道的不少,什麼石鍋拌飯、烤肉、海鮮餅、辣炒年糕等等。每次看到劇中人物大啖美食時,心裡總會冒出一句:「好想吃喔!」或者「有機會到韓國一定要去吃。」

可是真到了韓國,問題來了!

看不懂韓文,聽不懂韓語,這要怎麼點菜啊?

說老實話,我覺得韓文長得很可愛,很像許許多多,各種形狀的軟糖拼出來,有圓的、長的、短的、四方的。當然其中一定有意義,有邏輯,可是似乎並不容易學;至少到了我這年紀,已經沒腦袋再去死記。菜單一拿出來,每一個字就像小迷宮,眼睛早就花了,哪曉得該怎麼點呢?

我和姊第二天中午在南大門,大熱天的,不曉得該吃什麼。看到有人排隊的餐廳,想來應該不錯,結果一看到全是韓文的菜單,兩人對看一眼,嘴裡念著:「算了!算了!」就轉身離開。接著我們開始找有放圖片的,再找下面有英文說明的餐廳。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結果一進去,發現入口處站著一台機器,是要先從螢幕上選再取票的。螢幕上雖有圖,可是除了一個”cancel”的英文外,所有的步驟都是韓文。我和我姊再度退出,繼續找。經過好幾家餐廳,實在沒辦法,想想還是和機器奮戰一下吧!點了兩個麵類,一陣亂按,奇怪怎麼金額對不上?重來。再來一次,螢幕又出現兩行韓文,不知所云,按cancel,重來。到第三次,選項按對了,不確定該不該插入紙鈔時,坐在一旁的先生看不下去,嘴裡還嚼著,用手勢比了比放錢的動作。插入紙鈔後,機器吐出票來,然後呢?是要交給店員嗎?還在吃麵的先生再度出手相救,掌心朝下的比了比,猜想是要我們坐下的意思。我和姊兩個傻瓜趕緊找個位子坐下,這時才發現後面已經有人排隊等了有一會兒。

這就是我們在韓國的正式第一餐,其實就是普通的拌麵。因為肚子太餓了,所以都已經拌好了,才想起要拍照,有點醜,就不貼上來了。

這家的麵蠻好吃的,而且蠻有份量的,也不貴。我姊點的是冷麵,配上辣醬,辣的她直喊過癮。她很喜歡這家的麵,因為用是真正的麵條,而不是像她之前到過的餐廳,用的是泡麵的麵條,所以光這一點,對於愛吃麵食的她就滿足了。


IMG_0768  

其實在南大門有很多小吃店、小吃攤,很想嚐嚐看,不過苦於說不出口,聽不懂,只能拍照留念。


IMG_0770  


晚餐的場景換到東大門。旅館附近的餐廳不少,為了爭取觀光客,有些還會出來到店門口拉客人。一聽我們是說國語的,還特別找了會說的,有大陸口音的店員來招呼。我們點了石鍋拌飯和豆腐鍋之後,一下子送來五小碟小菜,有泡菜、黃豆芽、蔥、小南瓜和一種軟軟的,像甜不辣又像豆干之類的。我姊一看到小菜就開心,直說:「好多小菜喔!」立刻動起筷子。我覺得奇怪,韓國料理不是一向都送很多泡菜類的小點嗎?結果她搖搖頭,說很多餐廳現在都不這麼做了,有的只給一小碟,而且都是單純的泡菜而已。


IMG_0784


其實最好玩的是第二天的午餐,當然這次還是一樣的看圖找吃的。我因為想喝點熱湯,看到有一種上頭擺了些蔬菜、紫菜絲,還有幾片豆腐的湯麵,就點來試試。這麵一上來,我就有點傻眼。雖然湯是熱的,可是除了中間的一團麵外,就真的只有幾條紫菜絲和蛋皮絲,然後就是一大塊豆腐。這豆腐就像是拿塊中華豆腐撕開上頭的塑膠封口後,直接放入碗中,碰到麵後才斷裂兩三截。我是愛吃豆腐的,可是就這樣一湯匙一湯匙的挖著吃的吃法還是第一次。剛開始還能忍受,可是沒幾口就覺得真沒意思。

我對我姊開玩笑說,下次來之前,乾脆先製作字卡,上面寫好想吃、喜歡吃的菜色的韓文,下頭再寫下拼音,等到了餐廳,要不乾脆秀給服務生,要不就自己比對,免得這裡不敢進去,那個又點錯的,浪費了吃東西的心情。

這方法不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