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37  


昨天和媽媽、兒子和外甥、外甥女去吃了拉麵。味道還不錯,就是貴了些,至少以我的標準。

小時候其實不常吃麵,除了清明節為了填飽一起去掃墓的親戚朋友而做的簡單、快速的酢醬麵麵外。長大後,要吃麵多是到外頭餐廳去吃,多為填飽肚子,尤其是冬天,又是一個人的時候。圖的是那碗湯,熱熱的喝下肚,為我容易冰冷的手腳加點溫度。

可是,有種麵我是不會點的,那就是大滷麵。

高中最後一年搬進學校宿舍,開始讀書考試接力的馬拉松,而吃飯睡覺則列為補給項目。目標在當時是未知的,總是大夥都在跑了,不動動雙腿是不行;名次是其次,還是得跑完。(其實應該說從未想到要耍賴,蹲在地上不肯走,就讓別人去贏又怎樣?)那時是種認命的態度,日子過的像蝸牛爬行的速度一樣,上了那道牆後會是跌到牆角落,或是還有更高的牆得過,則是不願多想。

出身小康,家裡吃得從來不是山珍海味,但是因為父親的標準高,所以也不自覺的練了一張嘴刁。住在宿舍,對於伙食是好奇居多,至少是一開始的時候。心裡清楚比不上家裡的,所以早早就打了預防針,降低味蕾敏感功能。有時會納悶某些菜餚的搭配,像是闖進不速之客。也好像廚子在上菜前,才突然發現量不夠,低頭尋找手邊還有什麼,啊!小白菜,然後打開水龍頭,拿水沖一沖,丟進鍋裡,嘩啦嘩啦的油水爆聲,替廚子的機智鼓掌。

每隔一段時間,晚餐都會出現大滷麵。每到這個時候,餐廳裡的人就特別的少。有辦法的就會自己找東西吃,不論是偷混出去學校,或者等會兒翻牆採購。我是屬於那種乖乖牌的,所以沒人找我商量。剛開始我對這麵沒惡感,家裡從沒出現過,並不表示不好,況且人總是要多嘗試的,不是嗎?直到有天,同學不知是想拯救還是捉弄我,告訴我所謂的「真相」。

「你知道大滷麵裡面有什麼嗎?」

我瞪著他。裡面會有什麼?

「裡面是這一個禮拜的剩菜,全部倒進去,加了水,打個蛋,煮了麵,就是大滷麵了。」

我半信半疑。可是後來仔細看看碗裡的麵,果然看到前天的炒青菜,昨晚的肉絲…,想像力愈來愈煞不了車,從此就對這麵敬而遠之。

距離高中那段時間已經好遠,麵食也吃的不少,刀削麵、涼麵、牛肉麵、雞湯麵、韓式冷麵、日本拉麵、哨子麵,甚至義大麵,也都呼嚕呼嚕的吃著,可是就這大滷麵,我可從來沒點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