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載 (2).jpg

《羅馬》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艾方索柯朗,他之前較為人所知的電影是《地心引力》。這部電影也是導演回到家鄉墨西哥拍攝,以西班牙語創作,曾入選2018威尼斯影展主競賽,並且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1970年代的墨西哥,亞莉札阿帕里希歐(Yalitza Aparicio)飾演女主角克萊奧,原住民血統的她受僱於墨西哥市羅馬區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成員包括女主人蘇菲和他的先生,他們的四個孩子,與蘇菲的媽媽。原本平靜的家庭因為蘇菲和先生的婚姻出現問題而開始崩裂,同一時間,克來奧經過另一個女傭的介紹,認識並且愛上了一個對於武術懷有狂熱的小伙子,不小心懷了孩子後,小伙子立馬不見蹤影。另一方面,在這個家庭鐵門之外的墨西哥也正經歷了政治上的變動,地主為了土地爭權互鬥,學生意圖改革政府,夜晚的城市街道依然熱鬧歡騰,但喧嚷中,不管是這個克萊奧、他受雇的家庭、整個社會,都被迫迎接未知與不確定。

在觀看電影之前,會以為這是一部有關於階級傾軋,但是導演卻沒有掉入鬥爭的陷阱,反而是盡可能的真實描寫階級互動的微妙現象。電影中,階級的界線是清楚的,例如僕人們用的是分開的盥洗室,單獨住在盥洗室上頭的小房間;晚上要早早關燈,兩位女僕開玩笑說女主人蘇菲大概會暗中偷看兩人浪費多少電;克來奧雖然與四個孩子親密,尤其是最小的兒子,但是他吃飯的時候,克來奧還是得站著伺候;全家人在看電視,克來奧悄悄坐在一角一起看,沒多久就被喊起來端茶送水。另一方面,女主人蘇菲和他的家人也並非全然的刻薄,當克里奧告訴蘇菲她懷孕了,蘇菲並沒有大發雷霆炒她魷魚,反而安慰他,帶他去醫院檢查;蘇菲的媽媽還帶著克萊奧到賣場買嬰兒床。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小人物,日復一日的過著自以為不會改變的生活。

但是1970年代的並不是平靜的。導演在劇中安排了一場新年慶祝。那年因為蘇菲的先生已經離家,為了讓孩子開心,蘇菲特意到親戚家過年。主人們飲酒狂歡、唱歌跳舞,僕人們也在地下室舉辦自己的party。正在酒酣耳熱之際,突然發現天空中星火竄出,原來是林子失火,大家匆忙趕去救火。救火的場面是慌亂的,但也帶著荒謬,因為小孩子拿著杯子舀水滅小火苗,像是在玩遊戲似的;半醉的男主人吆喝著救火,還不忘再喝上一杯,彷彿那火也是慶祝的一部分。最後鏡頭專注在一位客人唱著據說是北歐的民謠,然後在倒數聲中開始了新的一年,渾然不知在動盪的社會中,他們迎接的是什麼。

克萊奧是這部片子的靈魂,台詞不多,可是充滿著存在感。她雖是個女僕,但是更像是一個母親,關照著家中的四個孩子,即使後來懷了孕,行動力也不見減弱。克萊奧的男友,也就是孩子的父親,雖然在克萊奧面前耍弄棍棒,像是堅定勇毅的無敵英雄,可是當他碰到了該負的責任時,卻選擇逃避。相對而言,安靜沉默的克萊奧卻是一肩承擔,沒說出一句怨言。克萊奧曾經到訓練營去找過男友,當時有個人稱大師的男子在展示他所謂的絕活。其實那個絕活只是類似瑜珈的大樹式,就是雙手合掌上舉,一腿直立,另一腿的腳掌貼在直立腿的大腿內側。那個體式並不難做,可是如果閉上眼睛,難度就變高許多;那位大師就是蒙著眼睛做大樹式。在場人多做不起來,覺得那位大師有多神奇,結果只有克萊奧一個人安靜的完成。鏡頭拉遠,唯有克萊奧毫不動搖,猶如從乾涸大地合一,與大地共生的大樹。

後來克萊奧在學生抗議,遭到政府軍屠殺的那天,因為受到驚嚇而早產,女嬰出生前就沒了心跳,從此克萊奧變得更安靜,連雇主家的小兒子還問他是不是從此不再說話了。後來蘇菲帶著孩子們去海邊玩,為的是避開回家搬行李的丈夫。其中兩個孩子玩水不注意,離岸太遠回不來,不會游泳的克萊奧冒險走過一波又一波的大浪,將兩個孩子拉回岸。差點遭到滅頂的衝擊,讓所有人擁抱一起,而在那時,克萊奧才說出真心話,道出了她所承受的壓力,害怕,以及真正的想法。

這部電影的劇本寫的非常好,運鏡也令人著迷。在故事開始之前,我們看到鋪了磁磚的地板,然後一直有帶著泡沫的水永過來,一波接著一波,像是海邊的殘破浪花。若是閉上眼睛,光聽那刷刷水聲,真的就相似於海浪聲。當鏡頭拉遠,我們了解到那些是克萊奧打掃的肥皂水,她正在做著她的工作,在照顧這個家庭,而且那波波的肥皂水正呼應著克萊奧救人時的海浪,讓人玩味。

劇終前,克萊奧帶著髒衣服到頂樓,畫面出現一架飛機緩緩飛過天空。其實飛機的影像出現過好幾次。飛機,代表的是分離,有人離開,也有人留下。分離未必是壞的,因為也代表新的開始,不論是留下的人,或者離開的人。雖然面對的都是未知,只要身旁有人支持扶助,任何事情都會變好的。

這部電影羅馬,他的英文拼音是roma,如果倒過來念,amor就是西班牙的愛的意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 艾方索柯朗
    全站熱搜

    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